周末,為了躲避
霧霾,也為了增長見識,
我隨
母親一
路顛簸來到了常
山縣新昌鄉(xiāng),觀賞了中國所剩無幾的“非遺”(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)工藝——土榨山
茶油。
“啊咿呀,哐!啊嘿呀,哐!嘿呀,哐!啊嘿,哐!”循著老榨夫有規(guī)律的哼唱以及木榨有節(jié)奏的撞擊
聲音,我們飛奔向油坊。哦,油坊內(nèi)最搶眼球的是那幾件龐然大物:大石磨、大炒鍋、大油榨。油坊內(nèi)已有不少慕名而來的
參觀者,一位
熱心的老農(nóng)給我們開始了
介紹。
首先將石子般大小的山茶籽用大石磨碾碎成粉。圓盤形的石磨直徑約三米,周圍帶著凹槽,凹槽里布有三個石磨盤,由三
根木棍帶動。大石磨以前用
水帶動,沒水時用石杵打,現(xiàn)在則大都用電驅(qū)動。磨成粉后,只見一位老者,嫻熟地將粉舀到竹筐里,而三個石磨盤又不夾到他,甚是奇妙,或許也是熟能生巧吧。
接下來是篩粉,粉揚揚灑灑從細(xì)孔中飄飛下來,映襯著
陽光,如同水幕一般,卻比水幕更細(xì)、更
美。
篩粉后就放在大炒鍋上炒,炒鍋與
外婆家中的并沒有什么不同,只是斜置于灶臺上,更便于翻炒和搬運。粉在鍋里翻滾,已有
香味絲絲入鼻,讓人神清氣爽。
接下來蒸粉,將粉放入木桶蒸煮。其間,一位中年男子鋪好三層鐵圈,將一把稻
草平鋪其中,然后將桶內(nèi)茶籽粉倒置于鐵圈內(nèi),雙
手麻利地抹平,用腳將兩邊稻草捋進圈內(nèi),順勢壓了壓,拿走一上一下兩個鐵圈,一個茶餅即誕生。這般工藝讓我咋舌不已。
最后是油榨。乍一看,油榨機就像是一根中空的大樟
樹橫臥于此,其實是用粗壯的
木頭制成中空的長方體。茶餅排列放置于中空左邊部分,緊接著在右邊放置木楔子,最后兩塊楔子頭細(xì)尾粗,粗的那端套上厚實的鐵皮。接著用吊在屋梁上的杵擊打帶鐵皮的楔子,一點一點地壓榨著茶餅。老榨夫是一位精干瘦削的老人,但是當(dāng)他舞起撞擊杵擊打時,就像蛟龍再現(xiàn):那手法,一拉一轉(zhuǎn)一推一撞;那腳法,一退一拐一剎一進,一氣呵成,就如同龍驤虎步,但又不失章法。我心神一震,這技術(shù),幾分武藝?幾分神功?母親和另一行人也依樣畫
葫蘆打了一番,都不及老榨夫厲害。“油!油!”順著叫聲,我看到晶瑩透亮的茶油從一個小凹槽中汩汩流出,綿綿不絕。真香。∠阄独锝钢限r(nóng)們辛勤的汗水,流淌著茶坊百年的歷史傳承!
暮色漸濃,驅(qū)車返程。油香還在身邊彌漫,老者的哼唱還在耳邊縈繞……
。ㄖ笇(dǎo)教師:李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