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排名 明朝開國功臣的結(jié)局
開國功臣,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。
正所謂“亂世出英雄”,元末明初就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,朱元璋正是由于聚集了一群百年難得一遇的將帥奇才,才得以推翻元朝腐朽統(tǒng)治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
在諸多明朝開國功臣中,最突出的無外乎四個人——文有李善長、劉伯溫,武有徐達、常遇春。朱元璋對他們也都有極高的評價。以下一一解讀。
一、李善長
朱元璋評價李善長時說:“當(dāng)年蕭何有饋晌之功,千載之下,人人傳頌,與善長相比,蕭何未必過也。 ”人們常把李善長比作漢初的蕭何,但朱元璋認為,李善長的能力甚至在蕭何之上。
朱元璋最早封賞的“明朝開國六公”,其中五個都是武將,而李善長是唯一的文臣,而且在最初的排名中,李善長位列第一,可見李善長在朱元璋眼里心中的無上地位。
可惜的是,大明王朝建立后,李善長雖然成為開國宰相,位極人臣,但他最終卻未能平穩(wěn)落地,而是在退休19年后,以77歲高齡被朱元璋處死,他“開國第一功臣”的名號也順延給了大將徐達。
二、劉伯溫
朱元璋評價劉伯溫時說:“吾之子房也!薄白臃俊笔菑埩嫉淖郑瑒⒉疁嘏c張良一樣善于出謀劃策、運籌帷幄,朱元璋認為,劉伯溫對于他的輔佐作用正如張良對漢高祖劉邦的輔佐作用。
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影視作品中,總喜歡把劉伯溫和李善長弄在一起相提并論,而且,往往劉伯溫是主角,而李善長是配角,但這與歷史真相其實有很大的出入。
劉伯溫雖然和李善長一樣都是朱元璋身邊的重要文臣,而且同時位列“明初三杰”之中,但此二人的真實歷史地位卻是天差地別。李善長不僅是開國宰相,而且封韓國公,祿四千石,而劉伯溫只是封了個誠意伯,祿二百四十石。
人們之所以會有如此錯覺,是因為民間傳說劉伯溫“神機妙算”,在后世的知名度比較高。
另外,劉伯溫雖然早早就告老還鄉(xiāng)了,但他仍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,以至于死因成謎,有人認為他是病死的,有人認為他是被胡惟庸毒死的,也有人認為他是被朱元璋下令毒死的。
總之,真實歷史中的劉伯溫與民間傳說中的劉伯溫判若兩人。
三、徐達
朱元璋在評價徐達時說:“破虜平蠻,功貫古今人第一;出將入相,才兼文武世無雙。”寥寥數(shù)語卻不難看出徐達在朱元璋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。在朱元璋心中,徐達征戰(zhàn)沙場、戰(zhàn)功赫赫,功績堪稱古今第一人,同時,徐達又文韜武略,是舉世無雙的全才。
徐達應(yīng)該是明初最受歡迎的武將了,不僅朱元璋欣賞他,后世歷史愛好者也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,還給了他“明朝開國第一功臣”之美譽。
但遺憾的是,徐達和劉伯溫一樣,最終都是死因成謎。
對于徐達的死,有一個最廣為流傳的說法,說徐達在54歲時患上背疽,當(dāng)時認為患上背疽不能吃鵝肉,否則就會死。然而,朱元璋在得知徐達病情后偏偏賞賜給了他一只蒸鵝。徐達心領(lǐng)神會含淚吃下蒸鵝,并于當(dāng)晚暴斃。
當(dāng)然,以上只是民間傳言,沒有得到證實。不過無風(fēng)不起浪,從這個傳聞中至少可以得到一條訊息,那就是徐達晚年很可能也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,二人的關(guān)系很微妙。
四、常遇春
朱元璋在評價常遇春時說:“當(dāng)百萬之眾勇敢先登,摧鋒陷陣,所向披靡,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!敝煸霸u價常遇春的這句話畫面感非常強,只言片語間讀者似乎已經(jīng)看到了鮮衣怒馬的常遇春沖鋒陷陣的場景。在朱元璋心中,上陣殺敵,所向披靡,堪當(dāng)?shù)谝幌蠕h者,軍中上下無人能及常遇春。
毫無疑問,常遇春是明朝最最重要的開國元勛之一,其歷史功績甚至可以與徐達和李善長相媲美,但是,“開國六公”中卻沒有他的位置,原因很簡單,封六公是在洪武三年,而常遇春洪武二年就暴卒于北伐途中,年僅40歲。
常遇春早亡,朱元璋深感遺憾和懷念,所以在封賞“開國六公”時將他的長子常茂列入其中,但實際上,常茂的功績比起其他五個人相差甚遠,他完全是沾了父親的光,鄭國公的爵位也算是繼承父親常遇春的。
李善長、劉伯溫、徐達、常遇春,朱元璋分別用一句話給予了他們各自評價,從中不難看出他們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。只可惜,在至高無上的權(quán)力面前一切都是泡影,朱元璋終究是愛他的江山、愛他的兒孫,超過了愛這些曾經(jīng)一起打天下的兄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