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廉惡來是誰 周朝是被誰滅的
三國時期,曹操的猛將典韋被人稱為“古之惡來”,對于這個稱號,他還很自得。然而,惡來是誰呢?他其實是一個猛士,一個忠臣,為了商紂而抵抗西周的大軍,最后戰(zhàn)敗而死。他死后,故事卻沒有結束,他的子孫機緣巧合,又在八百多年后將周朝滅國,完美復仇。
在小說《封神演義》中,商紂有兩個文臣,分別叫做飛廉與惡來,是兩父子。這兩人雖然不是大奸大惡之人,但為人處世比較圓滑,也沒有盡力為商效力。在武王伐紂的時候,他們未打一仗就投降了。結果,在封神的時候,因為還缺兩個位置,姜子牙就將這對父子斬殺,封他們的魂魄為神。
小說是基于史實的,然而又有很大的出入。飛廉是惡來的父親,他們兩人各有所長,飛廉善于奔跑,速度很快,而惡來卻是力大無窮的勇士,曾經與犀兕熊虎搏斗。
然而,他們二人絕不是生性圓滑,也不是未打一戰(zhàn),更不是投降了西周。在當時,飛廉和惡來都是紂王抵抗西周征討的主力,他們竭盡全力,卻始終無法挽回王朝的命運。關于飛廉的死,不同史料有多種解釋,《清華簡·系年》中講述他在商朝滅亡后跑到了商蓋氏部落,還是被周成王所殺;而在《遼史.列傳第二十九》中又說飛廉是被周公所殺。對于惡來,一般采用《史記秦本》的說法:
蜚廉生惡來,惡來有力,蜚廉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,周武王之伐紂,并殺惡來。
當然,由于幾千年來,歷代的史家均將商紂王抹黑成為毫無建樹、荒淫無道的國君,因此為他效力的飛廉和惡來也被描述成善于諂媚的奸臣。至于說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,時代太過久遠,也無從考證。
然而,在惡來死去多年,他的五世子孫秦非子因為善于駕馭馬車而受到周天子的喜愛。為了獎勵他,周孝王將西邊一塊并不肥沃,也不龐大的土地賞賜給他。這塊土地就是秦地,而秦非子成為了秦國第一任國君。
秦非子,嬴姓,名非子,號秦嬴,伯益之后,商朝重臣惡來五世孫,周朝諸侯國秦國開國君主,西周犬丘人。約公元前900年―公元前858年在位。秦非子因善于養(yǎng)馬,得到周孝王的賞識,獲封秦地,成為秦國始封君,號稱秦嬴。公元前858年,非子去世,其子秦侯繼任君位。
因為地處偏遠,民風彪悍而得不到教化,中原諸國都不將他們當回事,始終被認為是戎狄。然而,秦國國君世世代代卻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,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蠻夷,而認為自己是高貴的商人后裔。盡管條件極其艱苦,盡管曾經多次面臨被滅國的危險,秦人始終以不屈不撓的斗志與自然界抗爭,與東方諸國抗爭,更與命運抗爭。
在春秋后期,秦國逐漸強大起來,秦穆公還一度成為西方的霸主。進入戰(zhàn)國時代后,秦國開始飛速發(fā)展起來,他們沒有優(yōu)越的自然條件,更沒有豐厚的家底,但秦國國君堅持了一條最重要的準則,那就是以海納百川的氣魄,歡迎各國的人才。在其它國家不得志的人才,只要能為秦國做出貢獻,都能在此找到一席之地。
因此,在東方六國的門閥階層相對固化,頂尖人才難以施展抱負的時候,秦國成為了他們的樂土。無數(shù)人奔往秦國,在這里獻計獻策,為國家開疆拓土,逐漸使得秦國成為最為強大的諸侯國。
秦昭襄王贏稷時,秦國贏下了至關重要的長平之戰(zhàn),讓天下大勢趨于明朗。在公元前256年,他又派軍攻下洛邑,東周和西周國被滅。傳位30代37王,共計791年的周朝終于覆滅。
到了秦王嬴政的時代,他尉繚和李斯等人,“奮六世之余烈”終于將六國平滅,實現(xiàn)了中原一統(tǒng)。
算起來,秦昭襄王是惡來的第32世孫,秦始皇是惡來的第35世孫。這么多代人,他們不見得體會當年的仇恨,但歷史卻以這種方式,讓惡來的子孫成功復仇,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