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染墨香,染一池靈動,幾頁薄紙,吞吐流
水三千,
如果人生一
路有它相伴,一路與它同行,將會笑語滿途。--題記
對于兒時的
記憶,全鎖在那高高的
書柜里。打開那扇沉重的木
門,淡淡的舊紙香就幽幽散開,帶來了小時候的印象,那坐在廊下高聲背誦長詩的
我,稚嫩膝頭壓放著沉重的典籍,搖頭晃腦,消磨明媚春光。也許從那時起,書便走進了我的
生活,與我一路同行。
幼年背唐詩,至今猶記那個皺皺的小冊子,它的年紀也許比我還大。在
童年的
清晨午后,
手中便有那本書,與太白相識在《將進酒》,天生我材,吞吐豪情,那時雖不甚理解卻囫圇背下,整日優(yōu)哉游哉、搖頭晃腦,而那本書也被整日捏在手里,薄汗浸濕了泛黃頁角,一并將那些前人的批注模糊。現(xiàn)在再翻看那本小書,倍感親切,它如慈母,見證了我的
成長,它一路與我同行,墨香浸潤了一路芬芳。
少年讀背宋詞,便結識了很多名
家,而始終與我一同領略舊日詞曲芬馥的便是一部厚厚的詞集。它壓在膝頭,沉重卻也厚重,包羅萬千,底蘊深厚,拈起紙頁又細膩綿密,它滿身的墨香壓下了我少年焦躁的心。讀李清照的“繡面芙蓉一笑開,斜飛寶鴨襯香腮”,也讀蘇東坡的“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
難忘”,那本厚厚的典籍寫國恨家恨更抒兒女情長,幾篇長短句,引發(fā)了少年無數(shù)遐思,F(xiàn)在再去尋那本
向往多時的大部頭,更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了許多當年的批注,少年時我的文筆略顯稚嫩,字體更是青楞,而那些日漸模糊的字跡卻見證了我與書一路同行,我就如同虔誠的信徒,隨書籍行走,一路與書籍同行,思緒沉靜氣自華。
如今,我已不再囫圇吞下那片片墨跡,更多的是
思考這一路行至此,書籍與生活交織在
一起已無法割裂開來。閑下來時,不自覺便會捧起本書,無論是咀嚼多遍的舊相識,還是散發(fā)嶄新氣味的新友人,都一并細品,去體味那顏如玉、黃金屋。一路與書籍同行,
走過那文學的江岸,水霧濕衣,它已融入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