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一篇散文,是李國文老先生寫的《人之老》。他在文中說到老的
標準,認為:“人之老,應該是從心上老起來的!狈催^來說,人即使年紀大了,只要心還年輕,那么他就不能算真老。
我想,這心,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心境。
心境在是微妙又真實的東西,不僅能讓你變老變丑,能讓你變
憂愁,也能讓你變年輕和
可愛。
喜歡看林清玄的散文,有篇記得很清楚,是“梨
花的兩種面目”。他有一位
朋友,
院子里栽種著一株梨
樹,新婚時寫給林一封信,說道:“我真是愛極了院子里的這顆
梨花,
早晨醒來站在
窗前看梨花落了一地,實在
美麗非凡!倍幸惶,朋友又寄來一封信給他:“每天抬頭看到
窗外的梨花落了一地,心里真是感到凄涼!崩婊ㄟ是盛開的梨花,同樣的潔白如
云,但朋友的
感受卻大不一樣,
原來是他
經歷了婚變,看花時的心境自然就不同了。
心境的
變化來自于對
生活的
認識,既然不能相忘于江湖,那么做到心如止
水又真是不容易。在
歲月中行走,在感情中穿梭,心境的遷徙也就在所難免。同樣是
聽雨,
少年、中年、老年三個不同時段的
滋味會斷然不同!吧倌曷犛旮铇巧希t燭昏羅帳。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云低,斷雁叫
風雨。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已
星星也!蹦挲g由小到大,經歷由薄到厚,
感悟由淺到深,心境不知不覺也由激到緩。情感的河流,有時的確載不動壓在心中的
惆悵。
生活的
挫折和磨煉,可以磨礪人的心志。有的心由此長滿老繭,堅硬得沒有知覺,而有的心卻依然柔嫩如初,敏感地觸覺到那怕是細微的變化。大悲大痛后的平和和安定,則又是另一種境界。李清照晚年,由于對世俗無求,
心態(tài)安寧,因此“枕上詩
書閑處好,
門前
風景雨來佳”。
過去看書,是生活、抱負和
夢想,而現在,則為消遣;過去游春盼晴天,現在則有雨最佳。即使寂寞也沒有關系,還有木犀花相伴。浪漫雖然遠去,但隨意而在的閑情逸致,照樣散發(fā)出淡淡的芬芳。
又想起了網上情緣,心境的起伏在這里有了更好的注腳。我們聚于網上,是為緣,散于網上,也是為緣。相聚固然令人欣喜,離散也不應有過多的憂傷。但感情的潮水卻由于心境的不同而漲落無序,生活因此陰晴圓缺,我們的身邊就多了長吁短嘆。
如果我們把網上情緣比作一朵花,不同的人心中,就會盛開不同的花,不同的心境,
花開的姿態(tài)也會不同。玫瑰花也好,
狗尾巴花也好,其實只要在心中長過、開過,即使現在凋零了,
記憶深處的那一份
溫情,也會于某個時候,乘著平靜的心水時緩緩襲來。
有許多東西你能感覺得到,有許多東西你卻感覺不到。就如
月亮,你走,它也走,無論你感情的小舟駛向何處,無論你生活的空間有何變化,心境遷徙的方向,總會有著它灑下的清輝。我想,在這樣的
夜晚,即使你面對的是物是人非,也不必未語淚先流。